货币的非国家化.pdf (2.3 MB)
我在几年前曾建议③,对我们现在使用的政府货币实现非国家化、并以彼此竞争
的多种私人货币取而代之;现在,我依然认为这是可欲的。但这显然纯属空想,
因为似乎不会有任何一国政府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允许尝试这种制度。但在目前
的环境下,为此目的已经不再需要引人一种新的流通媒介。现有的活期账户
(current account)、信用卡之类的金融工具有可能为最常见的交易活动提供某种
稳定的单位,而无须再发行某种流通的金属铸币或纸币。以某种稳定的货币单位
提供活期账户也能取到同样的效果,开立这种账户的银行见票即应支付的被普遍
使用的货币的数量,恰好足以按国际商品交易所确定、并以加权指数来计算的现
货价格,购买“一篮子”原材料和食品。从理想的角度看,这样一种本位应当以
所有重要的生产要素为基准,包括土地和劳动。但对于土地和劳动,不大可能有
一个普遍的有形的衡量单位>能使我们据以推导出某种淸晰的市场价格,因此,
我们只能将某种可行的国际性单位局限于在国际商品交易所交易的那些商品。
我们要使用的批发价格的加权指数,必须以大量——大约三四十种——在国际市场上交易的原材料和食品的牌价为基准,并按照其在商品交易所交割的数量进行
加权。该指数赖以为基础的权重,将随着其交易的相对数量之变动而调整,条件
则是,这样变动之后,“一篮子”商品的总价值,仍须等于它所取代的那“一篮
子”商品的总价值。